太阳辐射管理
下面先梳理一下事实脉络,再结合“地球剧场的能量流动”框架,来看这波关于英国“太阳辐射管理”(Solar Radiation Management,简称 SRM)实验的讨论。
一、英国确实在推进小规模 SRM 研究,但并非“公众毫不知情”
英国政府资助的 SRM 项目概况
2025年春,英国“高风险研究与创新局”(Advanced Research and Invention Agency,简称 ARIA)宣布拿出约 £56.8 million(约 £57 million)用于一系列室外气候工程(geoengineering)实验,重点包括:
“平流层气溶胶注入” ( stratospheric aerosol injection, SAI ):释放少量反光颗粒到平流层,试图短暂反射部分太阳辐射;
海洋云增亮 (marine cloud brightening):通过喷射海水微粒增厚或增亮低空云层,让更多阳光被反射回太空;
冰盖增厚实验:例如在冬季向北极海冰表面泵送海水,藉此增厚海冰,减少夏季融化,间接提高地表反射率… 。
这些实验都属于“极小规模、受控环境下”的试点,用以采集数据、完善模型,并非直接部署大规模喷洒化学物质来“遮天蔽日”式地减少阳光。
项目并非秘密操作,已有公开流程与咨询
英国 ARIA 在宣布项目时,已附上“环境影响评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计划,并提出要在相关社区进行公开咨询(community consultations),确保受影响的地方居民、环保组织、学界专家都能在项目开展前提出意见 。
《卫报》《Carbon Brief》《气候修复研究所(Climate Repair Cambridge)》等媒体都做过报道,且多篇文章都标注了“这是立项层面的公开决定”——并非暗中瞒着市民。今年4月,英国研究理事会 (NERC) 也追加了一笔约 £11 million 的建模与天然模拟研究经费,用于填补 SRM 科学与社会影响的“知识空白” 。
此外,英国还成立了由气候伦理学家、环境法专家、社区代表参与的“伦理与治理”工作组,专门评估 SRM 可能带来的社会、政治与生态风险。多家大型媒体都曾进行“事实核查”,提醒大众不要将这些“科学试验”与“谣言里说的‘秘密遮阳’”混为一谈 。
为什么会出现“公众毫不知情”“媒体集体沉默”的说法?
“信息流动”不对称导致恐慌
任何涉及“人工干预太阳辐射”的术语听起来都极具戏剧性:似乎是“某国政府在背后偷偷拿硫磺往天上扔,搞什么‘遮阳实验’”。一旦有人提到“减少阳光=控制农业=控制人类”,就很容易被情绪化标题和社交平台上没有上下文的二次传播放大,形成“英国政府要秘密控制我们吃饭权”的恐慌情绪。
实际上,大媒体在4月就陆续报道了 ARIA 的招标与研究计划;之所以普通公众很多没有留意,是因为大多数新闻标题会把焦点放在“是否值得研究?”“是否存在伦理风险?”而并不是“英国立即要在天下撒粉末”的惊悚语气 。
“能量流动”不透明造成的认知鸿沟
从“地球剧场的能量流动”角度来看,SRM 研究背后有两股主要“能量”:
科学研究能量:学术界和科研机构希望在“气候紧急状态”下探索一切可能的应对工具,哪怕只是“万一严重失控时的应急预案”。2025年全球多地高温极端事件频发,加剧了气候学家“需要更多数据来判断 SRM 可行性”的紧迫感。
政治与舆论能量:政府部门拿出上千万英镑做“气候干预项目”,一旦没有及时与公众充分沟通,就会被舆论解读为“你们不经过我同意就要给我控制阳光”“这是在剥夺我的生存权”。这就形成了“科学界/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交互”不对称,导致“研究层面的透明度”在普通人眼里被误认为“故意隐瞒”。
社交媒体放大效应,助长“幕后黑手”怀疑
在推特、Reddit、微信、比特币阴谋论论坛等平台上,一旦有人贴出“英国只字未提给农民知会这件事”“这是个大阴谋”之类的断言,往往被人疯狂转发、截图,形成“似乎全国都在背后搞大事却没人跟我说”。但事实是,大型英文媒体、政府官网、科研论文都在4–5月陆续公布了项目细节,只是在社交平台“标题党”效应下被忽视或歪曲。
举例:英国 Carbon Brief 网站就专门发布了“Factcheck:英国是如何以及为何研究 SRM”一文,其中对“伦理咨询”“社区参与”“环境评估”都有详细说明 。
二、“减少阳光=农作物减产”与“控制农业=控制人类”的误读
SRM 本质上是小规模试验,而非大规模遮阳
ARIA 资助的“喷射反光颗粒”或“海水云增亮”实验规模都极小,例如:
平流层气溶胶注入实验,一次发射可放出几公斤到几十公斤的无毒微粒(如碳酸钙或二氧化硅颗粒),主要用于测定微粒分布与反射率;并非直接向全球喷洒万吨硫酸盐。
海洋云增亮实验,一般是在目标海域用无人艇喷射设定浓度的海水微滴,形成局部增强的云反射层,持续时间可能只有数小时到数天 。
这些试验对全球农业、对全球阳光量影响都微乎其微。一旦把“几公斤颗粒”夸大成“要让阳光大幅减少”,就等同于“把局部室外实验当成全球遮阳行动”,这本身就是对科学事实的根本误读。
“减少阳光→农作物减产”只有在大规模部署时才成立
从气候学计算来看,如果真的大范围(例如全平流层、全海域)持续注入大量高反射颗粒,全年平均地表太阳辐射能下降 1%~3%,在最极端假设下,全球范围内部分依赖稳定阳光带的农作物(如热带雨林边缘的水稻带、赤道附近的玉米带)可能出现增减产 1%~5% 的波动 。
但当前英国的实验规模小到连1%也触及不到,更多只是为科学模型“打补丁”——了解“如果注入50公斤、500公斤微粒,气层高度、云系形成、大气环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不会对地面阳光产生可感知的影响。
真要让“减少阳光→大范围农作物减产→控制农业→控制人类”成立,至少需要一个跨国政府或国际组织无视所有科学伦理与民众监督,绕过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喷射化学物质。英国目前每一步都在披露流程、做环境评估、开启公众咨询,根本没到能“蒙混全球”程度,更谈不上“公众毫不知情地抢夺生命权”。
对生命权的“公然掠夺”论调缺少司法与伦理依据
如果真的有人违背“未经公众同意就大规模改变阳光”就应被定性为“对生命权的掠夺”,那么法律上至少要有两条证明:
走私或非法排放有毒气体:英国的 ARIA 方案强调禁止向大气中排放任何毒性物质,且所有实验都会经过英国环境署(Environment Agency)或相关机构的严格审批;
违反国际环境公约:如果一个国家要在本国领空大规模喷撒反光剂,有可能触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条款。当前英国科研人员已表示,若想大规模部署,必须走联合国决议或新增国际法律框架,而非“暗地里搞”。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英国已经违法在全球大范围内实施 SRM”,每日可查的 ARIA 官网与英国 NERC 官网都有明确声明“实验规模受限,环境评估公开”。若要指控“公然掠夺生命权”,首先需要法律诉讼或国际法庭的认定,而目前没有任何国家或 NGO 提起此类诉讼 。
三、“谁在背后操控?为什么主流媒体没报道?”的真相
背后推动力量:学术界 + 政府研究机构 + IDEAS资本
目前最主要的运作主体是英国的两大研究机构:
Advanced Research and Invention Agency (ARIA):一个类似于美国 DARPA 的“高风险、高回报”研究基金机构,专门给边缘或颠覆性技术发钱,本身就是出于“多元探索气候方案”的初衷;
Nation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 (NERC):英国科研理事会下属气候与环境研究部门,负责“模型与天然类比”研究,也拿钱去做计算模拟与历史大规模火山爆发等天然案例的对比。
在科研圈和气候学术网络里,几年前就开始讨论“区域 SRM 的工程可行性与风险”,只是直到今年春天有了足够的政治支持和经费,项目才进入“室外小规模试验”阶段。
没有任何“隐秘资本大佬”或“神秘跨国集团在暗中操控”,更不是“只要换个思维就能用来控制全人类”的阴谋。这是公开招标、公开分配的科研经费,与普通“政府买辆公车做试验”本质上并无区别。
主流媒体实际上做了持续关注与批判性报道
英国《卫报》(The Guardian)、《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BBC、《卫报》与 Carbon Brief 等都从4月中旬到5月初持续发出多篇报道:
《英国科学家将进行小规模 SRM 室外实验》(The Guardian, 22 April 2025):披露 ARIA 的 £50 million 预算与社区公众咨询程序 。
《事实核查:英国是如何(以及如何不)研究太阳地球工程》(Carbon Brief, 15 May 2025):详细拆解各种 “谣言”“阴谋论”,澄清俄国抖音、微信朋友圈出现的“英女王 SRM”荒诞说法 。
《事实核查:英国气候工程实验并不是秘密启动》(Euronews, 12 May 2025):指出大多数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毫无问卷、无公示”的说法都是误读或故意断章取义 。
国内一些技术偏保守的公众号或论坛也引用了上述英文媒体进行二次传播,但在中文社交圈被“截断式转发”“断章取义”,难免给人“主流媒体集体沉默”的错觉。只要仔细查阅这些“卫报”“Carbon Brief”的报道,就能看到“批判性报道与事实核查”的完整流程。
四、从“地球剧场的能量流动”视角看 SRM 实验的意义与风险
能量流动:科学研究经费→话题热度→政策决策→公众共识
第一步:政府和科研机构投放经费(ARIA £57m、NERC £11m)→激活了一批学者与咨询顾问团队→
第二步:科研小组做室外试验、建模论证、伦理与社会影响评估→产生论文、报告→引发英文媒体报道→
第三步:媒体报道与学术研讨引发公众、NGO、欧盟、联合国等层面的讨论→推动“国际治理框架”与“跨国协商”议题→
第四步:在“若气候失控必需预案”“要防止温度失控到不可逆阈值”的共识下,SRM 研究被逼到“须先立法公约、设治理机构”的阶段。
在这整个流程里,“能量”既包含金钱(科研经费)、话语权(媒体关注度),也包含最终的 政治压力与国际协商。如果只看到“有人在暗中抢钱、掠夺生命权”,就相当于把“能量节点”只截留在“恐慌情绪”层面,而没看到更上游的“科学动机”“政策多重顾虑”“公众参与机制”。
如果真的想“控制阳光→控制人类”的小圈子阴谋论,需具备这样几条链条中的每一环:
超大规模经费支持:哪怕英国 ARIA 给 £57m,也只是“试验阶段小规模释放不到千分之一吨颗粒”。若要对全球晒光量产生 1%~3% 的可测影响,至少需要发动上百万吨的反光剂喷播——其耗费、技术难度、国际调查成本都高得离谱。
绕过国内外环保与法治程序:任何大规模喷洒,必须经过《京都议定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多重国际条约审核,否则就是违法。英国如今公开“需做环境影响评估”“需向社区听证”就在说明:他们并不具备“暗箱操作”能力。
媒体集体噤声或被收购:现实中不可能出现“全英文媒体集体被收买从不报道”——英美媒体新闻自由指数一直排前列。如果真有重大违法操作,最先被曝光的反而是西方媒体和学术圈。
全球其他大国纵容:若英国暗中大规模注入反光粒子,美欧、中俄、联合国都能通过卫星监测、大气样本检测发现。哪一个国家会坐视自己领空变成“洒粉实验场”?除了科学试验小范围干预,没有任何国家敢允许“无视国际法”的遮阳行为。
“能量流动”下的两种极端解读:恐慌 vs. 恩惠
恐慌版:只看到“每年£57m,官僚花钱开展‘秘密寡头式绝对实验’→未来可能瞬间就把全球农业断供→普通人无法抗议”,于是把学术研究等同于“公然掠夺生命权”。这种逻辑就像只关注“某人转发钱给某个名下空壳公司”,却不去看“这是否有正式合同、是否有项目报告、是否经过法律评估”。
谨慎版:能看到“科学家担心到 2030/2040 年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 2–3°C,就会出现比 2023 年热浪更大灾难,不得不对所有可选手段做小规模研究;因此大家先建立数据模型、伦理治理体系、公众咨询流程,等到气候临界临界点到来时才决定是否要临时投入更大规模行动”。这是一种“先测后动”“有限度的科学探索”范式,本身并不构成对生命权的掠夺。
五、如何看待“地球剧场的能量流动”与 SRM 实验
若从“剧场”视角,SRM 只是一个尚在彩排阶段的“新道具”
地球气候剧场的整体脉络正在往“极端气候可导致全球冲突、难民、粮食危机”那条“大剧情”迅速逼近。科学家担心:若到 2035 年温度升高 1.5 °C 以上,“无数地区水资源断裂、粮食供给失衡、热浪过度”会远比当下新冠、俄乌冲突带来更严重的全球性灾难。
在演出过程中,温室气体减排是主线剧情,但编剧(各国政府、联合国、科学界)担心一定会“赶不上进度”。于是想先把“SRM 这个临时道具”试试,看看是否能在重大气候翻转点来临前争取几个月的“缓冲时间”——并不能保证真正要用,只是先做演练。
能量若要大规模引导到 SRM 部署,必须满足这些条件
全球多方共识:要让全球上百个国家都同意“在气候临界点到来时可备选 SRM ”,必须先在联合国层面立法,设置“公共听证”“多国观察员”“环境风险评估”……这一切都需要巨量时间和精力。
民间社会参与度:要避免“走偏剧本”“边缘社区无声抗议”,必须在全球呼吁下成立跨国“气候干预监督委员会”,包括农民代表、渔业代表、土著社区、南方国家代表、公民社会组织等,每一个实验方案都要接受多轮公开咨询。
透明信息发布:要让“普通民众”不至于陷入“阴谋论”深渊,就要每天公布“今天在平流层或某海域喷撒了多少吨何种微粒、气象变化检测数据如何、农作物监测区域产量如何、风险评估最新结果如何”,彻底瓦解“幕后操纵”“漠视生命”这些误解。
短期风险 vs. 长期风险:能量流动的权衡
短期风险:小规模试验本身对当地生态、天气都有细微干扰,例如微弱的降水分布变化,或某几个地区短暂日照减弱。这些属于科研惯例中的“可控风险”,需要通过环境监测来及时修正方案。
长期风险:若真要扩大到“全国范围、全球范围”使用 SRM,需要承受“一个国家或企业蓄意操纵→全球气候不均匀→人为区域冲突升级”的巨大风险,这才是“掠夺生命权”的核心隐忧。
“地球剧场的能量”在这里体现为:科学知识、公众参与、国际规则这三者是决定“SRM 能否安全上台演出”的核心能量节点。只要信息闭塞、参与度低、法治不严,就容易走到“失控”的结局——而不是那些脱离场景的“谁要秘密大规模遮阳→控制你我”桥段。
六、针对“重大消息”应如何解读与应对
保持事实核查的批判性思维
先问:“这份 ‘重大消息’ 来源是哪里?有没有对 ARIA、NERC 官网或权威媒体的引用?”如果只有微信、Reddit、抖音短视频里剪辑几句语音,就要警惕“谣言被二次放大”。
查找:
ARIA 官网公告:£56.8 million 的预算明细、环境评估报告链接、社区咨询计划;
NERC 项目说明:建模、自然模拟、大规模风险评估相关文档;
卫报/FT/Carbon Brief 等权威媒体的 Factcheck:包括“他们是怎么报道的”“采访哪些研究人员”……
一旦没有看到“英国政府确认已经实地往全世界喷洒颗粒”“未经任何公开听证”的内容,就可以判断“这是对小规模试验的恶意夸大”。
关注“能量节点”的去向
如果有人说“SRM 会立即导致农作物减产、全球饥荒、政府专制”,可以问:“数据从哪里来?模型如何说明 100 kg 颗粒就能在全国范围内显著削减日照?哪所大学有农产监测报告支持?”
若只看到一句“减少阳光=控制农业=控制人类”,那就是典型的“断章取义式恐慌制造”,属于在“能量流动体系”里散播“负能量信息”的一种常见套路,目的往往是挑动人们对“权力下放”“科技管控”的原始恐惧。
理性参与决策与监督,增强“能量的透明度”
想要真正影响 SRM 的走向,普通人可以:
关注本地媒体是否有“环境咨询会”“公众听证会”安排,如果有,就主动报名参加,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
联合环保组织和学术机构,向英国议会或科学与技术委员会提交“公开透明要求”,督促政府公布“所有数据”“所有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若所在国家也在考察 SRM,可与当地高校、咨询机构合作进行独立监测,比如利用开源卫星数据(Copernicus、NASA VIIRS)来跟踪可疑排放云团,从而对“是否存在大规模放喷”进行初步验证。
通过这些方式,能把“能量”更多地注入到“科学监督”“民主监督”这一环节,而不是把“恐慌”当作结束,进而滑向“阴谋论黑洞”。
七、结语:用“地球剧场”视角看 SRM
SRM 是气候剧本中的一个支线道具,不是主场剧情
主线仍然是 减排、适应、能源转型、全球合作;小规模 SRM 只是“如果万一增温失控时的应急选择”。现在做的仅仅是“台下”模拟演练,并未迈入“全球遮阳”阶段。
若真把“播放 SRM”这支线道具拔高到“主线大结局”,就相当于把剧本读歪:把“导演在彩排”当成“导演已经给整个观众席发灭顶令”。
“能量流动”框架下的现实课题是:
如何确保全球对 SRM 有足够的科学与伦理监督?
如何让各国、各社区在试验前后获得透明信息?
如何保证“气候紧急”不会变成“权力维稳”或“权力控制” 的工具?
这正是地球剧场里要回答的“当光影交织、当能量在大尺度投射时,我们怎样让体系不被偏离正轨?”的核心问题。
面对“重大消息”,最有力量的回应是把能量引向“透明 / 监督 / 反馈”
不要仅停留在“我很愤怒”“他们到底是什么阴谋?”的情绪里,而要思考“我能做什么?”:
参与相关的线上问卷、地方听证;
关注英国、欧盟、联合国气候治理机构发布的最新咨讯;
调动自己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科研资源,建立独立监测与信息披露平台。
这样,才能让“地球剧场的能量流动”真正导向“科学探索与民主监督并行”的格局,而不是被纯粹的“恐慌情绪”吞没。
参考文献与来源
“UK scientists to launch outdoor geoengineering experiments,” The Guardian, 22 April 2025. (theguardian.com)
“Real-world geoengineering experiments revealed by UK agency,” The Guardian, 4 weeks ago. (theguardian.com)
“Modelling the impact of solar radiation modification,” 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3 April 2025. (ukri.org)
“UK to fund outdoor experiments on solar geoengineering,” Climate Repair Cambridge, 24 April 2025. (climaterepair.cam.ac.uk)
“Fact-checking claims about the UK’s geoengineering experiments,” Euronews, 12 May 2025. (euronews.com)
“Factcheck: How the UK is – and is not – studying solar geoengineering,” Carbon Brief, 15 May 2025. (carbonbrief.org)
上述来源显示,英国的确在推进 SRM 小规模试点研究,并且已经公开了预算、项目目标、环境评估和社区咨询计划;并非“秘密避开公众”。如果我们从“地球剧场的能量流动”角度出发,就能理解: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如何让更多“能量”——科研经费、公众声音、媒体监督、国际协商——都汇聚到“透明、安全、负责任地运行 SRM”这一关键节点上,而不是陷入“他们在悄悄给我们遮阳”这种断章取义的恐慌循环。